七律•虎丘
虎坐姑苏海涌山,奇风异景小门关。
仰观高塔天云色,俯想名池宝剑颜。
七里山塘居易苦,千人巨石道生艰。
东坡不入终留憾,吾辈同来窥一斑。
——2013-4-14
【注释】
1、虎丘:原名海涌山,据《史记》载,吴王阖闾葬于此,传说葬后三日有“白虎蹲其上”,故名;一说虎丘因形似蹲虎而得名。虎丘素有“吴中第一名胜”之称,苏东坡说过:“到苏州不游虎丘,乃憾事也”。
2、云岩寺塔:又名虎丘塔。始建于隋文帝仁寿九年(公元601年),初建成木塔,后毁。现存的虎丘塔建于后周乾祐八年至宋建隆二年(公元959——961年)。塔系平面八角形,七级。原来的塔顶毁于雷击。1956年重修时,在第三层夹层内发现石函、经箱、铜佛、铜镜、越窑青瓷莲花碗等大批珍贵文物。
3、虎丘剑池:虎丘最神秘、最吸引人的古迹是剑池。从千人石上朝北望去,“别有洞天”圆洞门旁有“虎丘剑池”四个大字,传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。剑池广约六十多步,深约二丈,终年不干,清澈见底。据方志记载,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。之所以名为剑池,据说还因入葬时把他生前喜爱的“专诸”、“鱼肠”等三千宝剑作为殉葬品,同时埋在他的墓里。
4、七里山塘:宝历元年(公元825年),54岁的白
...查看全文